汉字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体现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近日,中国出版协会、中国报业协会、中国期刊协会、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中国版权协会、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等11家协会、学会联合发布《关于规范使用汉字的倡议》,旨在进一步规范出版、影视及相关新媒体等大众传播媒介汉字的使用。
文字背后蕴含的文化属性,让这份倡议起到了两方面作用:一方面是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汉字行稳致远;另一方面是约束了一些不规范使用汉字的行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也对此展开热议,为汉字的规范使用与传承建言献策。
给汉字足够尊重与敬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中华版权代理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孙宝林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华文明之所以从未中断,离不开汉字的功劳,汉字对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传承意义重大。
“社会各界要树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敬畏,在这个前提下创新,才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是一种文化自信的态度。”孙宝林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广播电视台播音部主任孙维也表达了汉字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规范的文字使用,才能增进人和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进步,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当下,不规范使用汉字的情况时有发生,如在出版、影视、广告、展览、包装等公共领域的标题、海报、标识、牌匾上,一些单位或个人为了标新立异,随意改变汉字结构、改变其原有文化内涵,这不仅损害了汉字传统之美,也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
“随意地造字、书写,看似‘创新’,实则完全没有美感,对中华文化传承也产生破坏,无视汉字的美,以及汉字传承和演化的脉络。有的单位或个人在广告海报或新媒体端,为了视觉冲击,乱用字体,随意开发,随性开发,都是缺少对汉字传统美的尊重。”孙宝林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原总编辑林阳去年就曾提出“江湖字体”不能入字库的相关提案。今年,林阳所在的民进中央提出《关于规范电脑字库,杜绝“江湖字体”的提案》。
“所谓的‘江湖字体’就是丑书。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审美载体。丑书字体的传播使用,是一种以丑为美的现象,贻害无穷。”林阳表示。
这种危害正在通过互联网侵害广大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孙宝林说,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是“网络原住民”,他们不甚了解传统汉字所承载的文化意义是什么。“因此我们要向更多的年轻人呼吁,尊重和敬仰汉字之美,同时也倡导对传统美的传承。对汉字使用的创新,都应建立在尊重传统汉字美的基础上。”
媒体应做规范使用汉字引领者
面对汉字使用的乱象,代表委员们在接受采访时一致表示,要坚守汉字规范使用的底线。多位代表委员提到,新闻媒体应该做规范使用汉字的引领者、践行者和推动者。
孙维认为,新闻媒体在汉字规范使用宣传上应付诸实际行动,如通过一些普及汉字文化的宣传报道,让广大受众了解、感知汉字文化。
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告诉记者,全社会应该自觉抵制不规范使用汉字行为,“同时应该推动相关政策完善与实施,从更大层面上规范汉字使用”。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廖华歌表示,作家应该在写作中更加规范,起到示范作用,“要规范保留汉字本身的文化属性,不能标新立异,破坏汉字的完整性”。
互联网时代,汉字的数字化成为趋势,因此规范相关汉字字库使用成为关键。
孙宝林表示,出版行业尤其要坚守汉字的规范使用。“特别是印刷界,要把正确地使用汉字、使用规范字体作为行业规则和惯例。在版权保护方面,尤其是在作品审查、对字库的版权审查过程中,要从文化自信、历史自信,从文字美的角度来进行审查。太过‘出圈’、太无根基的作品应退回不予版权登记。”
林阳曾建议推广中国经典碑帖字库、成立评价字库的艺术委员会。今年2月,他看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书法家协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书法大会》节目开机,便十分关注,他表示希望通过文化节目传播专业知识、引导审美。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协副主席张继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交了《字库行业要严把书法字体质量关的提案》,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应积极倡导全社会提高规范使用汉字、慎重使用汉字的意识,通过形成各方面合力,共同遏制社会上汉字使用乱象。同时,字库行业主管部门应加强管理,严格把关,对已有及新推出字体特别是书法字体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并监督执行;在社会公共领域使用字库字体者,应从大局出发,站在一定的高度,兼顾实用效果和审美品位,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努力体现自身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