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智能视听行业的风向标,智能视听大会已成功举办四届,自2019年起,大会连续四年发布智能视听产业发展相关报告,而今年智能视听发展研究报告同样引发行业关注。智能视听行业目前发展态势如何?未来又将给我们带来哪些惊喜?《2022年智能视听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为智能视听产业探寻前进路径提供了重要参考。
网络视听用户出现明显变化
“从最典型的网络视听用户变化来看,几个细分领域出现了较大变化,短视频用户已经占到网民总体的90%以上,用户增速大幅下滑;网络直播用户去年已超14%的增长率,位居第一;网络音乐和网络游戏用户增长率较前一年都实现了两倍以上的提升。”人民网研究院副院长刘志华说道。
同时,透过《报告》记者发现,在基础设施和先进技术发展方面,过去一年5G等新基建的发展为智能视听的移动化、场景化奠定了更好的基础。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建成开通5G基站170万个,覆盖了全国所有的地级市、县城城区和92%的乡镇镇区。
此外,终端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刘志华介绍,在智能音箱方面,今年以来出货量和销售额均出现了同比下降,但是其他一些终端品类在崛起,比较典型的如智能健身镜、汽车智能座舱系统等。
智能视听呈现多元丰富业态
随着智能视听服务支撑能力的提升,智能视听更加深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领域,全面嵌入生产、生活、生态场景,呈现多元丰富的业态。
这其中,“数字虚拟人正成为市场新宠”,刘志华在介绍智能视听行业发展特点时提到,虚拟人已从早期的圈层化、概念化阶段迈入多元应用的新阶段,虚拟偶像、虚拟主播、虚拟代言人等多种身份越来越丰富。
同时,数字科技赋能线上演出,凸显了现场感与互动感。《报告》还显示,视听科技正丰富媒体业务形态,助力智媒体发展。刘志华表示,内容科技不仅成为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且成为建设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重要手段和实现路径。例如,人民日报社与阿里云于2022全国两会期间共同推出“人民日报AI编辑部”3.0版,重塑了媒体生产与传播的全流程,从发现线索、获取素材,到拍摄制作、审核签发,以及发起直播、连麦访谈等系列动作与功能,一部手机即可完成。此外,“体育赛事视听体验正在升级,赋能全民体育热潮;云端博物馆不断出新,数字藏品创新文物数字化表达;在线音频AI化,也正让耳朵经济爆发新生命力。”刘志华补充道。
视听应用元宇宙化需长期续力
从中央到地方政策的密集出台,为智能视听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数字经济的创新引擎和场景标配,智能视听将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的牵引、驱动和支撑作用。
当前,智能“大视听”正向产业链扩展,覆盖全场景服务。元宇宙为智能视听的发展赋以巨大的创新动能,开发者将视听应用元宇宙化,使得虚实共生的体验创造以及与各行业领域的全场景“嵌入”加速,创造出巨大市场空间。
《报告》认为,以元宇宙为代表的未来应用爆发,需长期续力。“元宇宙自去年以来的热度无虚多言,创造出巨大的市场空间,但整个行业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尽管出现了相关探索案例,但是距离对元宇宙畅想的真正落地尚需时日。”刘志华进一步谈道,业内对元宇宙的发展,当前已经形成了基本认识,但相关探索还处于起步期,尚未找到成熟的应用形态,要形成高质量跃升式发展仍然需要长期蓄力过程,同时,泡沫化和市场起伏可能也难以避免,相关主体在积极参与的同时,需考虑投入产出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新规模性应用爆发只是时间问题
谈及智能视听未来的发展趋势,刘志华认为,作为数字经济的创新引擎和场景标配,智能视听将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的牵引、驱动和支撑作用,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创造重大发展机遇。这其中重要的趋势之一便是中华传统文化数字视听化的表达。要通过提升供给品质,整理挖掘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视听化表达,实现内容创作和传播分发的全面数字化,并进行IP化开发,最终助力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过程也将进一步赋能国际传播。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行业发展提速的同时,相关的风险挑战也将集中呈现,特别是新应用新业态带来的发展不确定性将进一步增加,例如涉及内容安全红线、内容版权、用户隐私、伦理安全、行业监管等问题。
“不低估5至10年的发展机会,也不高估1到2年的眼界变化,也许是我们目前应有的一个态度。”正如刘志华所言,“智能视听是网络视听在科技支撑和赋能下的升级版和必然趋势,尽管发展进程中仍存些许不确定性,但更加智能、沉浸、虚实共生、全场景覆盖的发展方向已经明确,整个行业已进入突破式创新的前夜,智能视听将迎来高质量跃升式发展的重大机遇,新的规模性应用爆发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