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咬文嚼字》杂志社发布“2023年十大语文差错”,以“集中纠错”的方式,向社会普及语言文字知识,增强公众规范运用语言文字意识,提高社会语言文字运用水平。
《咬文嚼字》杂志社公布的十大语文差错是:“多巴胺”的“胺(àn)”误读为ān;“卡脖子”的“卡(qiǎ)”误读为kǎ;一些网站和手机应用软件将“账号”误为“帐号”;作品迅速走红应作“蹿红”,而非“窜红”;上级向下级下达命令应称“下军令”,而非“下军令状”;莫再误让岳飞自称“鹏举”,这不符合传统称谓规范;白堤并非白居易修建,而是因白居易得名;将神舟十七号称为“航天飞机”是不对的,神舟十七号不是“航天飞机”,而是“宇宙飞船”;因为支原体引起肺炎而称之为“支原体病毒”,这也是不对的,“支原体”其实既不是病毒,也不是病菌;别再误将“土耳其”归入阿拉伯国家。
《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介绍,观察“2023年十大语文差错”以及这一年度的社会语言生活,有读音差错,有用字差错,有用词差错,还有文化常识差错和百科知识差错等,表现出覆盖面广、类型分布广泛的特点。此外,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短视频成为语文差错的一个新的“泛滥区”,“这主要与视频制作者态度粗疏、缺乏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敬畏意识有关,也与播出平台缺乏监管、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把关机制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