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内生动力 推动出版数据化转型

发布日期:2020-07-08 作者:郑安琪 内容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当今时代,科技创新正在加速推动新一轮产业革命,智能技术催生出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数据成为新型生产资料,经济社会跨入“数据时代”。传统出版业应解放思想,积极融合新兴科技,深入挖掘内生动力,推动数据化转型升级。在此过程中,内容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出版机构抢抓发展机遇的核心措施。

传统出版的转型阶段

从传统出版业近30年的改革历程来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随着互联网融入经济社会生产生活进程,人民群众学习生活节奏陡然加速,对纸质书籍这类传统出版产品的需求也在悄然改变。人们不再满足于仅从书本上获取知识,而是更容易接受声音、视频、网络多媒体这类感官体验强烈、眼耳手协同“阅读”的多媒体出版物。产品形态、信息载体、经营模式的改变,标志着我国传统出版业开始向数字出版过渡。1999年10月,人民出版社把《中国经济发展五十年大事记》制成网络版,并通过人民时空网站实现销售运营,我国互联网图书出版迈出了第一步。2004年1月,原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了首批50家互联网出版机构,标志着数字出版在我国成为一种新的出版业态。随之,数字出版在大众出版、学术出版、教育出版等领域遍地开花,诞生了诸多内容载体新颖、传播力强、用户体验丰富的新型出版物,如MPR(多媒体印刷阅读)出版物、电纸书(电子阅读器)、多媒体电子教学软件、网络文学、网络游戏、互联网出版平台等。

第二阶段是数字出版向数据出版转型。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边缘计算、人工智能、5G等新一轮智能科技的冲击浪潮下,出版产业与新兴科技正在加速融合。进入这个阶段,以知识产权为价值中心,从纸质媒介延伸到影视、广播、动漫等多栖数据载体,借助移动阅读、网络营销、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数字媒体运营手段,迅速形成立体化出版体系,实现数据价值的多维延伸。2020年1月,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书《走进贵州龙》面世,这部科普读物重点向读者展示了几百件胡氏贵州龙化石,并以化石图片为原型开发出贵州龙科学复原图、卡通动漫、3D影视剧、VR和AR剧本等系列文创产品。

2020年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实体书店等线下零售行业带来很大冲击。为了应对疫情,多家书店也开展了多元化的线上资源服务。新山书屋推出了网上商城、社群、视频直播;西西弗书店上线了微店及在线阅读商城;山东人民出版社创新出版形式,在线发布《新型冠状病毒儿童防疫绘本》。从历史视角回溯全球曾发生过的重大灾难,我们可以看到,灾难发生的同时,可能也成为诸多产业变革升级的历史性拐点。这种变化并不仅仅是应对灾难的临时措施,而是加速产业数据化转型、推进资源组织方式变革的重要契机。

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超过半数成年人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倾向纸质阅读的读者比例正在下降。“数据出版”模式是出版业态发展的高级阶段,出版从业者有必要重新思考在新时代下出版产品数据化发展的新路径。从已探索落地的数据出版实践可以看出,内容资源依然是出版机构当仁不让的主抓手,而实现内容资源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日益提高的体验需求,将成为出版机构抢抓发展机遇的核心环节。

数据时代出版资源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现途径

浪潮云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肖雪表示:“云计算是新生产力,大数据是新生产资料,AI是新生产工具,区块链是新生产关系,云计算、大数据、AI、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融合应用,将推动新型互联网发展,加快数据价值释放。”出版业经过多年的积累,传统纸质媒介及衍生产品所承载的资源内容是出版机构最宝贵的财富。经历了多年升级转型尝试后,传统出版业转变最大的方面在于资源储存载体和知识传播手段的升级,但这只实现了数字化浅加工,而非真正意义的数据化,出版资源的价值内涵尚未被充分挖掘。而如何实现出版资源的数据价值提质,探索数据时代下出版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现路径,是当前摆在所有出版从业者面前的共同课题。

1.整合优质资源,提高资源数据化水平

首先,对优质原创出版资源数据进行多级拆分和清洗,把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各类格式媒体信息进行结构化治理、存储;其次,将原先以书籍、学科为出版单元的内容资源按照行业知识标引、知识点进行实体抽取、关系抽取和属性抽取,形成知识数据元;再次,以数据元为核心、应用场景为脉络、检索条件为框架,通过不间断的知识推理和更新,构建知识图谱,将已打散的知识基因整合为数据资源池,完成数据基础设施的创建。

2.加强数据治理,提高资源安全性可用性

在对出版数据碎片化、知识化、网络化分解的过程中,出版机构还要面对内容合规性检查和同行竞争压力,为了保证核心资源的安全性、可用性,出版机构应重视自身数据治理能力的提升。引入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从数据战略、数据治理、数据应用等方面加强数据管理能力建设,能够有效提高数据资源的安全性、可用性。首先,由出版单位管理层制定数据战略推进计划,实时了解数据战略的实施情况和存在问题;其次,在单位内部明确统一的数据归口部门,以组织协调收集业务、编辑、发行等职能部门的产出数据;再次,梳理数据现状,分析数据接口,形成清晰的数据接口全景图;最后,成立专门的数据分析团队,按需发布量化分析结果,支撑各职能部门的数据应用需求,辅助完成选题策划、发行渠道投放、印制数量等决策。

3.提升数据质量,拓展延伸数据价值

制定数据质量改进措施,对疑问数据、不对称数据进行标准化校正、清洗、转换和整合,纠正数据质量问题;改进数据采集流程、完善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优化数据管理措施;重视读者反馈与交互数据,将读者反馈建议纳入出版物质量提升范围,与目标读者高效对接,响应读者对优质内容的需求,深层次挖掘内容价值;借助边缘计算、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算法,从海量大数据中提炼应用场景,构建用户画像,精准发行,使书籍这类有形知识变为无形的个性化知识服务和辅助决策解决方案。

4.打破行业壁垒,营造数据资源共享氛围

伴随传统业态与前沿智能科技的碰撞融合,人类生产生活正向全面数据化过渡,各行各业的产品和生产过程数据经过收集和整理,形成大数据集,进而转化为人类的知识资产。但由于不同行业之间的专业跨越性和商业因素,这些数据不得已集中在各自行业内部,形成数据孤岛。通过制定通用的数据管理制度、技术标准和共享规范,逐步打破行业数据垄断,促进不同行业之间多维数据的整合;建立国家层面的数据管理平台,统一数据接口,对所有出版机构的数据资源进行汇聚;成立第三方数据运营机构,负责评估数据价值、检测数据质量、监控数据资源交易,营造以技术为支撑、数据价值为纽带、各行业共同参与的数据互联共享氛围。

5.加强学科互鉴,培养复合型出版人才

国家层面已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专业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纳入高等教育体系,但对于出版传媒专业与高新技术相关学科的交叉教育尚未普及。出版从业者应有探索新技术的勇气和魄力,拓宽思路,加大“出版+”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加强产学研结合,积极对接科技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交叉学科人才孵化基地,推动科技与传统产业的创新融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在人机共融的大数据时代,出版从业者应尊重市场规律,厘清人工与人工智能机器工作的职责和范围,发挥人类智慧和情感的主观能动性,使工作重心回归到对内容和质量的关注上来,坚守出版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以解放思想带动出版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人民出版社)

责任编辑:LAL
更多新闻
 
 
Copyright 2020-2020 乐竞体育 京ICP备12006732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