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媒体如何做好对外传播大文章

发布日期:2021-07-14 作者:胡美东 内容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核心阅读: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跨语际实践绝非孤立静止和线性单调的语言转换过程,也绝非纯粹的基于话语本身的语言交际行为,而是包含了话语内外各种力量的流动、博弈与协调。因此我们的国际传播工作要从两个重点着手进行改变,一是让外国受众及时了解我们中国的现状,让那些对中国抹黑污蔑的言论思想无藏身之处;二是要主动争取话语权,让外国的受众主动融入到我们的话语体系当中。

多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有了显著提升,然而在控制国际话语权、引导国际舆论上相对薄弱。作为党和国家传播中国声音、表达中国立场、塑造国际话语权的前沿阵地,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有待提高。

要想壮大我国的国际传播事业,增强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就必须围绕着新闻这一主体进行思考。笔者以为,本课题可以从新闻内容的处理特别是叙事手法的融会贯通、如何融合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创新传播方式、在科学技术上如何助力我国国际传播实现弯道超车等方面来分析。

在国际传播议题上求同存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广交朋友、团结和争取大多数,不断扩大知华友华的国际舆论朋友圈。要讲究舆论斗争的策略和艺术,提升重大问题对外发声能力。”

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跨语际实践绝非孤立静止和线性单调的语言转换过程,也绝非纯粹的基于话语本身的语言交际行为,而是包含了话语内外各种力量的流动、博弈与协调。因此我们的国际传播工作要从两个重点着手进行改变,一是让外国受众及时了解我们中国的现状,让那些对中国抹黑污蔑的言论思想无藏身之处;二是要主动争取话语权,让外国的受众主动融入到我们的话语体系当中。

近年来,中国媒体转变姿态,积极主动参与国际舆论斗争,做到以事明理、以理服人。面对西方政客和一些通讯社媒体的歪曲事实的报道、攻击、抹黑和污蔑,及时有效地进行反驳,迅速回应国际社会的关切和质疑,驳斥虚假不实的言论。

比如2020年,美国《华尔街日报》的记者米德发了一篇标题为《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的文章,污蔑抹黑中国。国际上许多国家受到这篇报道的影响,反华的种族歧视日益严重。对此,中方对西方媒体进行有力的反击和斥责,并宣布吊销《华尔街日报》3名记者的记者证作为回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大旗,依托我国发展的生动实践,立足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全面阐述我国的发展观、文明观、安全观、人权观、生态观、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因此我国的国际新闻传播在议题设置方面,要求同存异,适时标新立异,所谓的“同”就是在生态保护、摆脱贫困、航空航天等方面的议题上寻找人类的共性,世界各国民族在文化、观念上是多元的,但是人类对真理的追求却是永恒而共通的。

比如近期云南象群的故事正是我国生态观的缩影。《中国日报》将大象群进入昆明一稿用在了头版。这篇特写涉及生态环境、动物生存权、人与动物和谐共存等内容,一路上的故事折射了很多社会、生态、心理的变化,是一个很好的立体的可爱的中国故事。海外媒体也对于大象的行程十分关注。中国政府和人民尊重自然的生态理念赢得了海外媒体和舆论的尊重,从某种意义上也改善了以往西方媒体对中国不友好的舆论氛围。

借鉴叙事方法让新闻报道更可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如何做到让西方群众愿意了解中国故事,就要先大量地研究西方的叙事手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西方叙事中的优点融入到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当中,才能在传播的过程中减少西方群众对于中国报道真实性的质疑和排斥。

BBC所拍摄的纪录片《杜甫》,主持人以导游带入的形式,用田野调查式的手法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央视版本则用叙述的形式,尽管更加具有历史的厚重感,但却导致了观众很难共情。BBC呈现的杜甫如同生活在你我中间的友人一般,重情重义,喜欢美食,关心百姓,是立体具象的形象。因此我们在国际传播的叙事手法上可以适当减少曲高和寡的描述,多一些人间烟火气,会让我们所讲述的故事更容易让人理解。文化的传播也许会受到语境的限制,但文化所体现出的内核——人类所共同拥有的对人的情感、自由、生存的终极意义的追求,是很难被限制的。

我国新闻工作者不妨吸取和借鉴国际优秀报道的经验和叙事手法,比如借鉴普利策奖获奖作品中的优秀报道,学习如何将报道故事化,把控报道的叙事节奏,用抽丝剥茧的方法把整个新闻事件、故事的细节进行取舍与布局。在立足中国国情的基础上,用细致入微的笔触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传播中国智慧和方案,做到有理有据。

用产品思维拓宽国际传播渠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两个“相结合”,体现了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高度重视。我们要结合传承人类共同创造的优秀文化,从而促进对人类优秀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构建人类文化共同的话语体系,要吸收、转化其他民族的文化从而进行再表达,让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在相互渗透交流的过程中实现相互的认同。

比如,近期,《中国日报》独家推出的系列纪录片《求索》中,通过美国共产党员伊谷然的视角来思考和讲述中国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历程和故事,为中国故事注入了世界的思考。

今年《中国日报》还通过一系列的绘画作品以及派出了总社英国记者老衲到福建沙县采访、拍摄,用一个崭新的视角记录福建这个美食小城,获得了很高的转载量、点击率、收视率。

国相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民间交流和民间传播不同于官方主流媒体的报道,更平易近人也更加贴近百姓的生活,满足了国际媒体对于中国普通百姓生活的好奇,民间的发声也是对西方媒体对中国媒体信息控制的有力回击。因此要研究海内外受众的阅读收视喜好,进行受众的问卷调查和数据比例分析,才能了解受众的需求,而不是在自我的故事体系里自说自话。中国的国际传播工作要逐渐拓展自己的舆论阵地,在脸书、推特、Instagram上进行中国文化的输出,在外网领域更多地发声。

当前,主要国家的政府都重视对外信息传播,并有意识地、主动地根据自身战略、战术需要管控或者推动对外信息传播,帮助对象地区的民众了解、理解和支持己方政策立场,营造于己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把控未来传媒的风向标

从过去到现在,媒介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从纸质媒体到电视媒体再到现在的互联网媒介。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兴起,未来媒体的趋势必然要与人工智能产生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进入了智媒体时代。我国的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媒体的硬件并不比西方差,因此在智媒时代到来之际,我们应该从科技上进行突破,占据未来传媒方向的制高点。

智媒化时代有三个特征:万物皆媒、人机合一、自我进化,即人与媒体、与媒体技术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利用与被利用,而是相互协同、融合发展。根据这些特征,我们可以思考如何借力人工智能,推出一种传媒的新业态。

近年来,在人工智能与媒体融合方面,已经有了初步的探索。比如国内某些APP的算法推送,过去的传媒传播是“一对多”的模式,而算法推送开始冲击这一模式,变成了私人定制式的“一对一”模式。因此需要在用户的喜好和高质量内容生产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两者缺一不可。还有东方卫视与微软公司合作的人工智能主持人“小冰”,会在节目中播报当天的天气,与观众互动,新鲜有趣,也增加了收视率。新闻机器人用语言文字和受众对话,运用VR/AR等技术让受众仿佛置身于新闻现场,带来视觉上冲击、互动性体验。

因此,新闻工作者要做好国际传播工作,就要加强各种知识的学习,掌握新本领,要善于学习勤于学习。不仅要了解国际关系、国家政策、新闻实务,更要了解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掌握大数据分析能力等。要学会解读国家政策,解读社会的大背景。因此人才的选拔上应该突破原本的专业限制,实现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人工智能时代,国际传播急需培养既掌握技术又擅长媒体内容生产,既具有人文情怀又有技术思维的新型人才。

(作者系中国日报社福建记者站站长)

责任编辑:LAL
更多新闻
 
 
Copyright 2020-2020 乐竞体育 京ICP备12006732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