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产业的新规模 新态势 新趋势

发布日期:2021-01-28 作者:魏玉山 内容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编者按:2020年12月,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指导,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与北京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第十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在京开幕,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发布了《2019~2020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

数字出版产业的新规模 新态势 新趋势

◎ 魏玉山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

2019年,我国出版业融合发展持续深入,出版单位持续在产品形态、服务模式、平台渠道、管理机制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融合发展正在迈向出成果、出品牌、出效益的新阶段。

04-1.jpg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 魏玉山

数字出版产业规模近万亿

第一,整体收入规模持续增长。2019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9881.43亿元,较上年增长11.16%。其中:互联网期刊收入23.08亿元,电子书58亿元,数字报纸(不含手机报)8亿元,博客类应用117. 7亿元,在线音乐124亿元,网络动漫171亿元,移动出版(移动阅读、移动音乐、移动游戏等)2314.82亿元,网络游戏713.83亿元,在线教育2010亿元,互联网广告4341亿元。

第二,传统书报刊数字化收入占比增幅仍呈下降态势。图书、报纸、期刊是我国传统新闻出版单位的主营业务。近年来,在主管部门的大力引导和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传统出版单位顺应发展需要,以推动转型升级为契机,推进融合深度发展,捕捉新需求、拓展新领域、尝试新业务、推出新产品,业务结构不断调整,传统书报刊数字化业务的比重逐年增加。2019年互联网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的总收入为89.08亿元,相比2018年的85.68亿元,增长幅度为4.0%,增长幅度呈持续下降态势。

第三,新兴板块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19年,移动出版收入规模为2314.82亿元,在线教育收入规模为2010亿元,网络动漫收入规模为171亿元,三者占数字出版收入规模的比例为45.50%,移动出版在数字出版领域的主力军地位稳固。在线教育收入规模与2018年相比,其增长幅度超过50%,已成为数字出版产业中发展最为强劲的部分,市场格局梯队层次渐趋形成,品牌性产品不断涌现,用户接受度逐步提升。网络动漫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已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和付费用户规模,整体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

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持续深入

第一,出版业融合发展路径持续明晰,效益初现。2019年,我国出版业融合发展持续深入,出版单位持续在产品形态、服务模式、平台渠道、管理机制等方面加快创新,取得显著成效。

出版单位借助先进技术,融合多样内容元素,打造融媒体图书、VR/AR图书等新产品形态,丰富内容呈现方式,提升优势内容的感染力。

出版单位融合发展的思路更加开阔,版权运营意识日益增强,多家出版单位依托优质出版资源,向网络文学、动漫游戏、有声读物、文旅、音乐、影视等领域拓展,效益逐步显现,实现了内容价值、版权价值和品牌价值的有效提升。

出版单位不断优化管理机制,以适应融合发展的需求。引入市场化的评价方式和考核机制,建立常态化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有效激发了企业创新活力。

第二,网络文学主流价值引领作用日益凸显。2019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持续向好。据统计,2019年网络文学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01.7亿元,网络文字作品累计规模达2500万余部,网络文学作者数量达到1936万。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超过4.5亿。

现实题材创作持续升温,主题内容日益丰富,主题深度与站位高度均有所突破。以网络文学为核心业务的数字出版企业,成为主题内容传播的重要平台和思想宣传的重要阵地。

2019年,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多家网络文学企业在平台设置了“歌唱祖国献礼70周年专题”推荐相关主题图书,并举办主题征文活动。2019年以来,网络文学IP影视改编日益成熟,先后涌现多部在收视和口碑上都有上佳表现的作品。

第三,数字教育加速向规范化、智能化发展。2019年以来,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持续加快,数字教育出版智能化、规范化的良性发展环境逐步完善。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等国家政策文件出台,为数字教育带来了重要发展机遇。《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密集出台,推动数字教育发展环境日益规范。

人工智能在数字教育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深化。出版单位加大人工智能应用研究投入力度,组建研究院、实验室和示范基地;大型互联网企业持续加大数字教育、智慧教育布局力度,进行产品创新和品牌优化升级。

第四,知识付费呈双向平行发展。知识付费在2019年步入发展平稳期。喜马拉雅、得到等知识付费平台的头部企业格局已经趋于稳定,以音频为主要形态的知识付费产品更加广泛地触达手机、智能音箱、车载网等多元化的终端载体和生活消费场景。

2019年,知识付费用户加速向头部企业高度聚集,知识付费行业的马太效应日益加剧。知识付费平台逐渐实现了较为清晰的差异化发展,主要呈现专业化和大众化两条发展路径。其一是提供专业性、垂直领域的知识内容为主,以得到为典型代表。这类平台尚不能等同于或取代在线教育,可视为在线教育的一种延伸和对当下教育体系和培训市场的补充。其二是提供大众化的内容服务,这类平台涵盖的主题类型较为丰富,偏娱乐化、大众化,以构建全内容生态为主要发展方向。知识付费步入内容深耕时代,同时加大对优质IP的投入,培育优质主播力量。

第五,媒体融合迈向纵深发展,阶段性成效显著。2019年以来,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从省级传媒集团到县级融媒体中心,都以更快更稳的步伐推动媒体融合迈向纵深发展。

人民日报社、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加快网络直播、短视频等舆论新阵地建设,着力打造全媒体传播新格局;借助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着力推进媒体生产传播全流程的重塑。作为媒体融合的“最后一公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得以紧锣密鼓推进。目前全国至少有9个省份已完成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全覆盖。

第六,产业保障体系持续完善。2019年以来,以企业为标准制定行动主体,大规模开展新闻出版行业团体标准研制工作,行业标准化组织系统升级效应日渐显现。

企业积极参与游戏、网络文学等领域的标准研制工作,有效弥补了行业不足。《游戏标准化体系表》等标准的研制工作,有效填补了该领域空白。数字版权保护方面,新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完善了电子数据的范围,明确了电子数据的审查判断规则,有助于民事审判中法庭调查功能的加强。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成为世界范围内首个在最高法院设立的专门知识产权审判机构;区块链被应用于司法取证流程。

第七,网络信息生态治理体系日益健全。过去一年来,国家及相关部门围绕网络空间治理、网络内容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生态出台了多项政策举措,网络信息内容治理体系进一步健全。

2019年12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颁布《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管理规定》,对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服务平台、服务使用者以及网络行业组织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和履行的义务进行了明确规定。2020年3月1日起实施。为互联网信息服务单位健全内部管理机制,践行网络空间守土职责指明了更加清晰的路径,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各家互联网信息服务单位自律意识显著提升,纷纷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数字出版产业未来七大趋势

第一,新规划部署为产业发展指引新方向。规划编制将把握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发生的深刻变化,围绕出版业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进程中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为未来5年出版业发展确立总体基调和方向路径。为配合规划编制,未来一段时间,国家、主管部门以及各地方等层面都将对产业发展作出系列重要部署,相关政策和举措将密集出台。伴随“新基建”被纳入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文化新基建也将步入加速期,数字出版在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宣传思想主阵地作用日益提升。从过去一年来,中央、国家到主管部门乃至地方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来看,意识形态问题,特别是网络意识形态问题在未来将得到更大的重视,价值导向和内容质量将成为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主管部门层面,将持续以“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等工作为抓手,引导数字出版行业树立以精品引领发展的导向,持续推出更加丰富、更加优质的数字出版项目。从疫情期间,数字出版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基本供给,为营造凝心聚力、积极向上的抗疫防疫的舆论文化氛围做出重要贡献。数字出版企业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担当意识日益提升,数字出版正日益成为引领价值、宣传思想、传承文明、传播文化的主力军。

第三,云服务、人机协同将成为数字内容供给的重要模式。随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加快,各领域的云服务将进入发展的快行线。“云端模式”成为阅读、教育、游戏等多个领域的主要模式。

教育领域,疫情期间线上教育模式成为刚性需求,在线课程、直播课程等云端课程的开发和运用,推进了“云课堂”等数字教育模式的创新探索。未来,在线教育将进一步加速智能化、场景化进程,更加强调服务的可用性、易用性以及良好的应用体验。

游戏领域,云游戏作为5G应用落地的重要场景,也成为业内公认的游戏发展的重要方向。

5G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将推动这些技术在内容产业的广泛深层次应用,加速内容供给的智能化进程。人工协同模式在内容生产、分发环节中将日益普遍,将人的感官信息、经验知识、逻辑判断与机器算法相糅合,提高内容供给质量和精准化程度。同时,机器与人之间将迈向“双向理解”和“双向学习”的深层次交互关系,建立起更加顺畅、相互信赖、彼此依存的对话机制。

第四,短视频和网络直播日益成为出版品牌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在全渠道营销时代,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可视化营销已成为品牌推广的主要方式。

疫情期间,短视频、网络直播等网络视频成为人们重要的内容消费需求。出版业逐渐关注到网络直播、短视频出色的变现能力。疫情爆发以后,出版机构纷纷将营销阵地转至线上,加大对网络直播和短视频品牌营销新模式的布局。一些出版企业建立短视频营销矩阵,并借助短视频平台为自身平台进行导流拉新。

网络直播和短视频也已成为出版机构提供知识服务的新途径,开展在线视频讲座。

第五,数字内容产业生态将迎来解构重塑。伴随IP运营生态日益成熟和技术创新的推动,内容产业不同领域之间融合加深,内容辐射半径不断放大,不同圈层之间有了更多交汇点。

特别是5G商用的提速,将成为推动技术应用范式、行业竞争方式和大众消费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也将催生新的行业领域、服务模式和产业形态。企业将纷纷加速布局,加快推进5G场景落地,以抢占新一轮的竞争优势。

新消费需求和新兴业态的出现,数字内容企业突破所在圈层,打破固有标签,多个领域乃至整个数字内容产业的生态格局都将面临新一轮洗牌,也将因此出现发展拐点。电信运营商凭借其在5G基础建设、应用场景等方面积累的先行优势,有望重新回到数字内容产业的第一梯队。

第六,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将进一步提速。随着5G商用进程加快,媒体深度融合的需求和紧迫性日益增强,媒体加速融合发展步伐,以寻求自我变革路径。

由于用户需求的变化,视频直播、短视频等可视化内容将在媒体内容中占据更大比重,新媒体平台和社交平台也将进一步加大对视频内容的优化配置。为提高城市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开展市级媒体的资源整合和结构优化调整,市级媒体将迈向融合发展的快车道。在未来一年内,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将步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和成效检验阶段,今后在各级媒体中将涌现出一批媒体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本,形成各具特色的“地方经验”。

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加快媒体融合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清晰了路线,同时也再一次为推动媒体纵深融合发展吹响了冲锋的号角。

第七,人才队伍建设向融媒型和全媒型深化发展。随着媒体融合发展迈向纵深,对数字出版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5G时代到来,需要从业者具备更为全面的媒体把控能力,培养具有融合思维的全媒型人才成为数字内容产业的迫切需求和未来出版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2020年3月,人社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6个新职业,全媒体运营师位列其中。这意味着在全媒体时代,内容、产品与品牌的运营将被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2020年7月,人社部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发布一批新职业,其中包括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互联网营销师、互联网应用操作员、在线学习服务师等,均与数字出版息息相关。网络作家、互联网营销工作者、公众号博主、电竞工作者等职业获得认可,为数字出版人才体系建设提供了更为明晰的政策依据。

责任编辑:LAL
更多新闻
 
 
Copyright 2020-2020 乐竞体育 京ICP备12006732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