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京共同发布《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13(2022)》。该书全面分析中国新媒体发展状况,解读新媒体发展趋势,总结新媒体发展问题,探析新媒体的深刻影响。
新媒体各赛道加速演变
蓝皮书总报告全面概括了2021年以来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带来的深刻而宏阔的时代之变。中国互联网发展呈现较大的周期性变化,行业发展起伏加剧,各赛道演变加速,新媒体发展迈入关键变革期。
当前,我国网络和新媒体发展呈现以下特点:网络监管重拳出击,互联网治理“强监管”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国不断推动构建新媒体战略传播体系,深化国际传播与微传播的深度融合;元宇宙赋能未来传播,Web3概念成为行业热词;短视频成为主流信息传播方式,直播平台专业化垂直化账号蓬勃发展,政务新媒体账号频频“出圈”,全景流量布局成为企业发展共识;“耳朵经济”与“她经济”等新经济形态不断扩展,非接触经济与体验经济不断升温,数字经济成为推动建设数字社会的重要引导力与支撑力;网络音乐平台竞争白热化,网络安全问题严峻;社交媒体的情绪化信息传播倾向推动“情绪变现”,传统媒体的网络品牌及信任度建设的重要性凸显;新媒体成为提升北京冬奥会立体传播效果的助推器,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数字治理取得实效。
蓝皮书认为,新媒体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媒体融合发展突破性实质创新与后劲不足,新消费产业利益链生态问题值得关注,数字版权保护仍需加强,具有传播力与影响力的新媒体智库建设亟待增强,新媒体领域的自主性国际民意调查项目亟待开展。
传统媒体关停并转渐增
蓝皮书指出,一些传媒行业由于经营、转型不善,以及战略结构调整及市场竞争压力等,关停并转现象逐渐增加。
2020年11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据国家广电总局及各省(区、市)广播电视台等公告信息整理,2021年我国近30个省市级电视频道、广播频率停播或撤销。同时,报刊媒体中也有超过20家省市级都市报、广播电视报等停刊或休刊。
蓝皮书分析认为,不论是停刊或休刊转至数字版,还是停播或撤销转至移动端,从媒体融合深化来看,传统媒体的机构调整基本都出于优化资源配置的考量,对传统媒体低效无效产能、同质化过剩供给进行及时止损,有利于促进资源整合、机构及人员设置优化。未来,传统媒体关停并转的趋势将长期存在,主流媒体通过结构调整进行体制机制改革的力度需要加大,实现高质量发展,避免因传统思维和守旧态度而阻碍改革红利和聚合效能的释放,影响传媒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传统主流媒体仍具公信力优势
蓝皮书依托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社会化媒体中国家认同的舆论构建研究”,采用2020年6月和2021年6月两次截面问卷调查的4604份样本数据,分析洞察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的发展变化趋势。
蓝皮书指出,在对突发事件或舆论热点信息渠道的可靠性评估中,传统主流媒体依然具有无可比拟的权威性。2021年数据显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及评论“基本可靠”和“非常可靠”比例高达88.1%;新华社、《人民日报》紧随其后,均达86.5%;中央电视台为85.0%。
受访者对其他新媒体信息渠道的公信力认同与上述媒体相比呈现出明显差异。总体来看,接近四成的受访者对微信群、QQ群等即时通信群组渠道的信息报告为较低水平(“不太可靠”和“很不可靠”),正向评价(“基本可靠”和“非常可靠”)仅为11.5%。对于QQ弹窗、知乎/贴吧等社区新闻、视频网站及今日头条等个性化推荐,三成受访者均报告为较低水平(“不太可靠”和“很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