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至31日,全国出版学科专业共建暨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工作会议在天津举办。中宣部副部长张建春出席会议并讲话。南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共建的出版学院、出版研究院在会上揭牌。
“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促进出版学科建设
天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蕾提出,出版学科建设在出版工作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战略作用,对于巩固主流意识形态,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培养高层次出版专业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南开大学党委书记杨庆山表示,开展出版学科专业共建工作是深入落实中央战略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也是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进出版学科专业建设的重要路径。
“出版专业学位的诞生和发展是研究生教育主动适应和主动服务我国出版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工作。”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徐维清说。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班峰认为,出版学科要着眼于出版业态的新特点、产业发展的新课题、应用场景的新变化、人才培养的新需求。
2021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文成立了第三届出版教指委,张建春担任主任委员。教指委成立以来,先后制定了“出版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完成了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修订工作、出版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条件的起草工作等。全国出版学科专业共建工作联络处负责人张久珍介绍,2022年以来,首批5家出版共建高校师资队伍迅速扩大,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健全,学科研究水平大大提升,交流合作模式持续创新。展望未来的学科共建,要积极联络管理部门,发挥协同功能;积极联络出版学界,发挥服务功能;积极联络出版业界,发挥桥梁作用。全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秘书处负责人张志强提出,加强出版学科建设,尤其是将出版学提升为科学学位一级学科,既是出版学科自身发展的呼吁,更是服务国家战略的一个必然诉求。
建好建强出版学科
夯实出版学科特色与优势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庆伟提出,北京大学一直非常重视和支持出版学科的建设以及出版研究院的发展,过去一年,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在出版基础理论研究、专业人才培养、关键技术开发、政产学研合作、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今后学校将加大力度进一步调动各方力量,把出版学科建设、出版人才培养做实做优,把出版学科建好建强。杨庆山表示,南开大学出版教育起步于1980年代,于1984年首批创建编辑学本科专业,近40年来培养了一大批编辑出版人才,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出版史论、出版国际传播、数字出版等为方向的学科特色。南开大学将以共建出版研究院为契机,充分发挥文委互建、文理融合、文工交叉的综合优势,构建系统推进、内涵提升、模式创新、平台打造出版学科发展的新体系。湖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邓务贵表示,武汉大学在数字出版与专业知识服务、新媒体、用户行为与舆论推广,古籍与文化遗产的数字活化利用,融合出版与高质量发展、主题出版的国际传播与影响力提升五大方向上形成了自己的优势。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张树庭提出,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是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已形成本硕博贯通的出版学专业体系,培养了千余名卓越的出版人才。近年来,中国传媒大学在数字出版、融合出版、国际出版等领域持续深耕,多部作品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教育部主题出版选题。
积极推进出版教育改革
培养复合型创新性出版人才
孙庆伟认为,创建一流的出版学科知识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实习、实训体系,培养一流的掌握出版专业知识、胸怀国内国际出版格局、通晓国内国际出版规则、参与国内国际出版事务,赢得国际出版竞争话语权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牛文利指出,面对新时代出版人才新需求、新期待,应积极推进出版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构建新时代出版人才培养体系,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注重内涵,深化学科专业建设机制;注重模式创新,拓展跨学科培养的新途径;注重产教融合,打造一体化协同发展平台。
“今天的中国出版企业急需一大批政治素质过硬、拥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紧随技术变革更新的复合型创新性人才。”班峰表示,天津出版集团希望通过出版学科共建,为出版专业学生提供实训和专业训练,鼓励他们参与出版社选题策划、数字化营销、版权运营、文创产品开发等各个环节,也将为青年教师提供挂职锻炼岗位,真正实现产学互动、研用相长。
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田忠利认为,出版优秀人才应该具备几个特征。一是能够解决“卡脖子”的行业问题。二是能够超越“卡嗓子”的传播困境。三是能够突破“卡脑子”的学科壁垒。北京印刷学院将相应地培养出版理论人才和专业技能人才、出版美学人才和出版管理人才、出版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通过共建学院、共建实验室、共建研究平台等形式,搭建跨院系、跨学科学术平台,促进工、文、艺、管等优势学科交叉,培育有视野、有情怀、有担当的全方位出版人才。徐维清提出,当前需要在加快推进出版博士专业学科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位论文评价,建设教材、课程、基地和导师队伍4方面发力。
随着科技发展、内容爆炸式增长、创新需求的持续上升,如何在数字出版领域培养出更适应时代且掌握核心技术的人才十分关键,也是出版学科共建的重要任务之一。班峰表示,伴随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出版业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受众、理念、结构、载体形式、传播方式等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迫切需要出版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紧密衔接,实施出版学科共育共建、联合攻关,让出版业的主力军开往互联网的主战场。完美事业CEO萧泓提出,数字出版不依赖物理介质,不受空间和国界的限制,边际成本可以忽略。数字出版的交互性是传统出版无法替代的,数字出版形态打破时空的束缚,用最低的成本触达全球的用户和读者。数字出版有着加速出海、长尾效应、科技赋能的发展趋势,同时面临人才挑战。